知名電商主486先生40歲就罹患糖尿病!他坦言,過去的飲食很不節制,水果經常一餐就吃好幾斤,某段時間吃飽就想睡,起初以為是肝臟出問題,沒想到是確診糖尿病。專家說,吃水果本身沒有太大問題,但得注意水果本身的GI值,若長期吃過量,就會有得糖尿病的風險。
知名電商主486先生日前上節目分享,過去因愛吃水果且毫無節制,一餐狂嗑數斤,結果確診糖尿病,醫師與營養師也提醒,水果再營養,攝取過量仍可能傷身。
486先生透露,過去他特別愛吃甜美的玉荷包與龍眼,一餐就能吃下三到四斤,有時甚至一次購買兩斤龍眼當餐吃光。當時他常常在吃飽後感到極度疲憊,原以為是肝臟出了問題,經過抽血檢查後,才驚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。
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指出,如果攝取的是高糖分且高GI值(升糖指數)的水果,即使量不算太多,也可能短時間內使血糖波動劇烈;若食用量中等或偏多,血糖的影響時間和幅度會更大。常見高GI值水果包括西瓜、榴槤、荔枝與龍眼,而柳丁、奇異果、蘋果與芭樂則屬於低GI值水果。
民眾受訪時也表示,平時購買蘋果、木瓜、香蕉等水果,會適量攝取,避免單一品種吃太多。另一位民眾則分享,自己偏好選擇木瓜和芭樂等水果,認為適量攝取才是關鍵。
雖然水果富含營養,但吃過量與罹患糖尿病之間仍存在一定風險。營養師夏子雯提醒,無論GI值高低,都必須控制攝取量。依據國健署建議,成年人每天水果攝取量為2至4份,每份約是一個成年女性拳頭大小。擔心過量的人,可以每天控制在2份左右。
即便確診糖尿病,專家也指出,只要掌握好份量與選擇原則,患者每天仍可安心吃水果,無須過度擔心,只需避免一次性大量攝取。